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水上春耕” 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眼下,全国渔业生产由南到北全面展开。各地纷纷出实招,大力推广虾蟹鱼稻共养共生的生态养殖新模式,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
水产是“菜篮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水产年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在继续抓好防疫的同时,各地分区分类施策,水产养殖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江西(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 在100个技术服务队的指导下全面推开水上春耕,丰城渔民修水田、放种苗,抢抓农时,把前期的损失尽量弥补回来。
虾苗比计划多了一万斤,水里的饲料该怎么合理配比?技术服务队提出,在放苗的同时种水草。这样水草在水里进行光合作用,防止水质富氧化,长势良好的水草还可以提供安全的庇护所。另外,土壤、水质条件好的地块,渔民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又发展起了稻虾、莲虾共生共养示范田。

目前,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了3500多万亩,产出200多万吨优质水产品和1700多万吨优质稻米,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气温回升,长江中下游的螃蟹进入了生长旺季。清明过后,安徽(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 无为泉塘镇河蟹养殖大户王成爱又忙碌起来。在这个18亩的新塘,王成爱不仅投放了21000只蟹苗,还增养了240尾鳜鱼。
无为泉塘镇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无为螃蟹”的核心产区,也是全国首批健康养殖示范区。受疫情影响,今年成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销,蟹苗投放比往年平均推迟2星期。政府、协会、经纪人组成渔业防疫科技联盟,帮助渔民尽快恢复生产。
按照规划,到2022年,全国健康养殖示范面积达到65%以上,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在政策和科技的双轮驱动下,各地渔业生产进展顺利。
最新加入
25-02-13株洲市| 又是一年好“...
25-02-13省自然资源厅党组领导班...
25-02-13省自然资源厅组建“自然...
25-01-07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热门资讯
20-07-15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
20-05-13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的...
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圣...
24-01-12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监...
20-05-13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的...
20-04-28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清...
20-04-23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中...
20-04-24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土...
20-04-28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