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施甸县:小龙虾成乡村振兴大引擎
发布时间:2022-05-15
来源: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眼下正是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野鸭湖小龙虾盛产期,膘肥体壮的小龙虾不仅满足了吃货们的味蕾,更是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一笔实实在在的收入,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引擎,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大动力。
走进姚关野鸭湖,湖的四周青山环抱。才是清晨,小龙虾养殖户们便已在自家管理的养殖区里收着前一天晚上放在水里的虾笼。他们一手拿着盆,一手拉着装龙虾的桶,在水里缓缓向前走着,每走到一个虾笼前面,他们便娴熟地解下拴在木桩上的虾笼,一拉、一提,一边用力地抖动着虾笼,一边往盆里倾倒,再从盆里把小龙虾倾倒在桶里,最后将虾笼重重地向前抛去,将笼的一端牢牢地拴回木桩上之后,又继续向前重复着这些动作。
杨成卫是这里的小龙虾养殖户,他家目前养殖小龙虾40余亩,每年开了春之后就开始出售小龙虾,收入还不错。
“我养的龙虾有40多亩,从开春捞到9月份左右,大概3000元一亩,可以收入13万元左右。”杨成卫说。
由于这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养殖出来的小龙虾个头大、肉质饱满,一上市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儿的小龙虾主要是养在荷塘里面,它是纯生态的,肉质也好,水质也好,也不喂任何饲料。现在外地老板对我们本地龙虾的评价是,肉质特别饱满,规格特别好。发出去的货,老板特别的喜欢,销量高峰期每天1000多斤,正常情况下每天400至500斤左右,主要销往昆明、临沧、四川。”小龙虾收购商杨广说。
为打好生态牌助力乡村振兴,施甸县姚关镇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拉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据了解,姚关镇的小龙虾养殖面积大约2300亩,每亩一年的收入3000多元,一年下来,姚关小龙虾可为当地群众创收共计690多万元。(杨林元 杨磊 段晓波 瞿柯楠 杨继泽 陈毕露)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html/2022/zhoushilianbo-new_0426/385867.html?cid=3014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5-02-13株洲市| 又是一年好“...
25-02-13省自然资源厅党组领导班...
25-02-13省自然资源厅组建“自然...
25-01-07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热门资讯
20-07-15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司...
20-05-13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的...
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圣...
24-01-12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监...
20-05-13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的...
20-04-28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清...
20-04-23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中...
20-04-24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土...
20-04-28黑土地“金豆子”鼓了农...